查看原文
其他

上海这家医院为异地重症患儿家庭​提供免费住宿!“上海外婆”这个举动破防了

张凌云、顾泳​ 上观新闻 2022-01-05

上海西南角

闵行区疏影路1366号泊寓公寓

鲜亮外墙刻画着“小布家园”四个字


彩色房子“小布家园”


这所平凡的公寓有其不凡的意义

此地“住客”是一群特殊的人

——外地来沪就医重症患儿家庭


“小布家园”

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

为他们搭建的临时家园

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照入家庭的一束光

正式运行一年

已为全国各地400余患儿家庭

提供过免费住宿


“偌大的城市,万家灯火,我们想为重病患儿家庭留一盏灯。”复旦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说。简朴小家里有爱、有笑、有暖, 近日,解放日报记者走进小家,推开一扇扇门,记录一个个不易又感动的故事。



从一张床铺,到落脚的家


天还是黑的。


童玉妹一家,比整栋楼的人更早一点醒来。12月2日,每周一次的复查日,一家三口5点半就从被窝里爬起来,梳洗完毕,打车去6公里外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。初冬清晨,气温降至3度,刚走出宿舍的一瞬间,扑面而来的冷空气钻进脖子里,童玉妹给女儿裹紧了羽绒服,特意戴上了毛线帽,还是冷得打了个哆嗦。20分钟的车程,童玉妹的脑子里一直在滚动着接下来要做的事:6点半抽血,7点吃他克莫司胶囊……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。


患病孩子在小家拿着复旦儿科玩偶熊玩耍


两周前,女儿小怡刚刚在长海医院做完肾移植手术。而在此之前,小怡接受了长达3年的透析治疗,2018年,小怡被查出尿毒症,因为一时半会等不到肾源,孩子只能依靠透析治疗维持生命。


家长耐心做好随访记录


因为透析治疗对环境的高度要求,童玉妹一家住进过复旦儿科联系的免费宾馆。记者获悉:从2014年起,复旦儿科利用针对肾病的“生命源泉”肾衰儿童资助项目专项基金,与医院附近的宾馆合作,为患儿家庭提供免费住宿。


但免费宾馆,也只能解决少数家庭的燃眉之急。更多家庭,不得不去医院附近找房子。更准确地说,去找一张床位。


一间屋子通常挤着好几家人,按天数付钱,一两百元一天,六、七平方米的房间里只摆得下一张小床和一张桌子,脚稍微往外伸一点,就抵到了门。更有家长,为了省钱给孩子治病,就在走廊的长椅上挨过日日夜夜。


复旦儿科社工部主任傅丽丽,近20年前在日本交流学习,了解到当地为异地就医患儿及家庭提供免费住宿和关爱支持项目。近几年,复旦儿科医院陆陆续续与附近宾馆合作,做了一些尝试。


就在去年,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找到复旦儿科,双方对于给异地患儿及家庭提供免费住宿的想法不谋而合。他们立刻去医院附近寻找合适地点。


最初,很多类似的项目考虑过租用居民住宅用作免费宿舍,但很快遭到附近居民的反对。同心圆项目上海站负责人王英,曾找过闵行体育公园附近的一处公寓,她心仪于公园适宜孩子治病康复的好环境,却因为没有厨房,而最终放弃。


直到位于疏影路1366号的公寓走入眼帘。公寓一共四层,每层都有独立的房间,包括独立卫生间,最重要的是,公寓有可以提供给家长做饭的厨房,甚至还有可以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。


升级改造,小家应运而生。最初小家只有3间,考虑到患儿家庭的需要,每一间房,除了最基本的床、衣柜,都配置有冰箱、洗衣机、锅碗瓢盆、消毒机等33件生活物品。


新住户进来,同心圆基金会工作老师介绍生活物品


童玉妹一家在被主治医生和护士长告知可以申请免费宿舍后,今年七月,第一次住进了小家。这一次是他们第二次入住。


踏进小家的人,大多都和童玉妹家一样,从外地奔赴上海来寻医问药的患儿家庭。他们当中,很多家庭两三年中,不断出院、入院,有暂时等待医院床位的孩子,也有很多正处于康复期需要每周复查的孩子,避免在路途中来回折腾导致感染,选择在这里落脚。


挑有厨房的公寓,才有家的感觉


中午12点,烹炒的香味从窗户缝隙间冒了出来。这是一天里,一楼最里头的屋子最热闹的时候。这间屋子是小布家园的公共厨房。每天11点左右,住在这里的各家家长,都端着盆陆续来到一楼的公共厨房忙活起来。盆里是锅碗瓢盆调料和一餐的食材。


公共厨房内烧一桌家里的菜


刺啦一声,一把切好的藕丝顺着锅边倒进热油中,年轻的妈妈正在锅里翻炒着。一旁,孩子爸爸在给清洗好的鲈鱼切花刀,做法是刚从视频里现学的,孩子爸爸一边念着步骤,一边把切好的葱姜丝一点点放进花刀里,摆弄鱼的手还有些生疏。


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吃上放心的饭菜,以前基本不下厨的年轻父母,不得不开始从头学。但好在方寸之间可以烧水、做饭,年轻的爸爸说,“有种家的踏实,有了厨房,就有了家的感觉。”


夜色下的公共厨房


菜是从公寓附近2公里外的一个超市买来的。实际上,公寓的马路对面,就有一间小型的菜市场,但只有一些当季蔬菜可以满足简单的需求,住在这里的家长们,更愿意骑着车或者步行,去两三公里外的超市、菜店,可以买到更丰富的蔬菜、肉类,还有鱼和虾。


家长们尽心尽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,却顾不上自己,有的家长在陪护期间,从来没有吃上过一口热饭。上了年纪的奶奶去市场买来新鲜的虾,一口也舍不得吃,全都烧给孩子。


小家里住着的,大部分是做过移植等重症孩子,医生特意嘱咐过这些家长需要忌口的地方,比如,豆类、菌类的食物不要碰,葡萄、柚子等水果也不能吃,一旦食用,可能会对药物浓度产生影响,进而影响疗效。


306房间,孩子叫小柚子。“小柚子可能这辈子都不能再碰柚子了。”说这话的,是小柚子的爸爸。10月14日这一天晚上,小柚子和小怡相继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,他们的肾源来自同一供体。手术出院后,他们又相继来到小家,住在上下楼。


小柚子家的饭菜,由爸爸来做。炒藕片、肉炒土豆片、清蒸鲈鱼,这是这一天中午的菜色。鲈鱼是去超市买的,打完折后一条9元,每天下午5点左右,遇上超市活动,可以买来相对便宜的菜。住在这里的家长,除了孩子的病,钱是首先要考虑的要紧事,孩子生病后,花钱如同流水一般,每一笔都得仔细记下来。


家长们边做菜,边交流着孩子的病情。小柚子自从查出肾衰竭,做完移植手术至今,家里已经花了30多万元。另一家孩子从肝脏突然衰竭到做完肝移植手术,只有短短5天,中途在ICU靠换血救命,花了90多万元。


又有新的孩子家庭住了进来


当他们从医生、护士的口中得知,有免费的宿舍可以申请,第一反应都是意外和惊喜。出院前夕,医生了解到小柚子一家情况,考虑到出院后孩子得定期复查,建议他们申请小家。小柚子爸爸试着填了表格,流程走得很快,前脚刚出院,一家三口后脚就住了进来。


入住留下攻略,“上海外婆”送来捐款


考虑到异地求医患儿的困境,复旦儿科、同心圆基金会试图伸出援手解决他们的难处。


如何让免费宿舍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?医院动员各科室参与到小家的管理和审核中,社工部和护理部协助推动,从最初的3间宿舍、5间宿舍,眼下小家一共开辟出17间房间,供急难大病患儿家庭住宿。


傅丽丽告诉记者,小家特别考虑到异地家庭的“急、难、愁”,对于危急重症、住在ICU(重症监护室)病房的患儿家庭,小家给予优先入住的权利;需要反复入院出院、等待住院的家庭,也可申请入住。情况紧急的话,为避免繁琐流程,可以不用出示贫困证明。各个部门通力配合下,小家宿舍周转率高达90%,几乎可以实现无缝衔接。


小柚子爸爸来自甘肃,他常把感恩俩字挂在嘴边,“这一路看病,上海突然变成了没有距离感的城市。”从老家赶到上海做移植手术,当天为争取时间,一路上都有工作人员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,出租车司机用最快速度将他们送到医院,小柚子从确诊、手术至今,医生护士始终鼓励关心着他们,如今,还能住上免费的宿舍。


感恩的暖流,自小家运营一开始就已延续。去年此时,小家才刚启动,第一位家长入住时,孩子因为白血病和严重的肺部感染已在ICU病房昏迷了两个多月,妈妈在ICU门口没日没夜地守着,濒临崩溃,她在复旦儿科社工部邀请下,成为首位入住者。


社工部和同心圆志愿者没想到,妈妈离开后,给小家留下了写满一页纸的入住体验攻略,从小家附近的交通出行、购物饮食、买菜等生活攻略,一一摸索好,以此留给后来者参考。


傅丽丽一直记得首位入住者。在她看来,免费宿舍的意义是让患儿家长在危难中可以照顾到自己,异地他乡过路有家,“我们希望这些家庭住进来,能感受到自己不是被施舍,更是被需要。”


小家一周年之际,第一位入住的家长给王英发来一段视频,画面里是去年差点儿救不回来的儿子,而今已能踉踉跄跄走路。原来,她离开小家不久后,孩子奇迹般醒了过来,如今慢慢康复中,视频里一段稚嫩的话语传来:“感谢在我最艰难的时候,遇到了小家!”


还有一位退休的上海阿姨在电视上看到新闻,立刻给复旦儿科社工部打来电话,想要给小家捐款。当傅丽丽试图记下捐款人姓名时,电话那头的阿姨拒绝了,思考片刻,她说,“就写:一对爱宝宝的上海外公外婆!希望孩子们住进来,就像回到外公外婆家一样。”


同病“家人”凝聚,成为同心同行者


自成立那日,小家有不成文的规定:每个家庭离开前,都要把房间恢复成原样,将床单被套清洗、消毒,再换上干净的给下一家使用。这些规矩鼓励家庭之间的互助,同时也传递一个理念看——家,也是需要付出的地方。


这些患儿家庭在小家待的时间长短不一,最短只有两三天,最长几个星期,有仅仅住过一次,也有多次入住的家庭。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痕迹,有的甚至还成为了这个小家建设的贡献者。


互助的感动被记录在本子上


王英时常会被很多小细节打动:明明已经身处困境,却依然会惦念着把善意传递给别人。去年圣诞节,小家给每一个家庭送了个苹果,有家长离开时,特意买了些水果放在宿舍,嘱咐工作人员提醒下一个住进来的家庭吃。


曾在这里住了很久的家庭,最终孩子还是离开了。父母决定把孩子的眼角膜捐献出来。王英感慨,“他们说,孩子在生病期间得到了很多关爱,走的时候也希望能帮助到别人,让更多的人重获光明。”


天色已晚,小家微信群里,管理员发出一条拼车消息:陆续有家长在下面回复接龙。每天早上和傍晚,小家都有免费的拼车,让住在这里的家庭往返于医院和小家之间。


童玉妹一家这天没有搭车回来。做完复查,童玉妹和丈夫临时起意,带着小怡坐上了946路公交车,去往中山公园。童玉妹还记得,在小怡没做手术前,他们也曾坐着这趟公交一路看了看上海的风景,到了终点站却没下车,还是原路坐回了医院,“因为那个时候,实在没有心情玩。”


心心念念了许久,一家人终于在中山公园逛了一圈。这么久以来,他们全家第一次在上海真正玩了一次。中午,童玉妹带着孩子下了一次馆子,花了100多元,丈夫对着她发了顿牢骚,“100多元,没吃上什么东西,能够全家两三天的伙食费”,但在童玉妹眼里,这是难得可以放肆的时刻,“看到女儿康复的情况不错,我的心也变得舒畅起来。”说这话时,童玉妹的嘴角终于露出了笑容。


王英说,每周小家都会请来老师给家长提供一次正念减压课程。很多长久失眠、焦虑的家长都能在课程结束后,沉沉地、安心地睡上一觉。他们告诉王英,这是一门心思扑在孩子的病的日子里,难得一丝喘息的机会。


一天忙碌后,小家进入温馨夜间时光


“小布家园”家成立一周年之际,小家请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、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,给宿舍重新设计,涂上彩绘,住在这里的家长们总会主动去搭把手,给画手们送去下午茶。


这,也正是复旦儿科、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合作的初衷。“我们希望他们把这里真正当成家,就诊途中在上海这间宿舍里安身安心,成为同心、同行人。”徐虹说。

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原创稿件,未经许可严禁转载


作者:张凌云、顾泳
微信编辑:安通
校对:huisong
◢ 猜你想看↓↓
出什么事了?上海多家海底捞暂停营业!年底前还要关停300家?创始人:我对趋势判断错了
上海一人工智能公司被美国列为“中国军工企业”,商汤反驳!2019年就被美国打压
火爆预警!上海25岁“高龄”地铁站大变样:不仅有潮店还有美食...附近居民:这里开了再也不点外卖了→
上海一咖啡店老板“咆哮喊话”摆拍网红:被你们烦死了!网友争议→
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



“分享点赞在看,一气呵成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